主要保护-湖北省神农架太阳坪公益保护地
1)区位及面积
太阳坪公益保护地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东部宋洛乡境内,为徐家庄林场长坊管理所辖区内的一片国有林,周边有长坊、中岭、西坡等5个村庄。毗邻试点建设中的神农架国家公园,总面积85平方千米。
2)主要价值
太阳坪位于中国32个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大巴山区内,其所属的神农架林区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世界级认证于一身的地区,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全球同纬度山地生态系统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世界上落叶木本植物最丰富的地区,被认定为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
据文献记录,保护地范围内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43科、650属、171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珙桐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16种,属神农架地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23种。野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6种,爬行类11种,兽类28种,鸟类79种,鱼类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云豹、林麝、梅花鹿(引进种)、金雕、白肩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2种。根据保护地建立后的红外相机监测,除了小型哺乳类的松鼠科与鼠科外,共记录到19种兽类,分属6目12科,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的影像;记录到130多种鸟类,包括白冠长尾雉和金雕。
3)治理和管理
管理机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治理机制:2019年2月,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太阳坪片区85平方千米的国有林30年的管理权委托给基金会。由基金会发起建立民间非营利机构神农架太阳坪生态保护中心作为在地保护管理团队,并筹集社会公益资金,支持保护中心开展保护行动。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监督和评估保护中心的工作,每年对其管护成效进行考核,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同时给予行政和执法方面的支持。
4)保护行动及成效
保护地建立时最重要的威胁是盗猎、放牧和无序采挖,其中盗猎因为大量使用电猫(一种利用高压电网进行大范围猎杀的工具)而异常严峻。2019年,保护中心巡护了1343.54公里,清除保护地内22处电猫,拆除狩猎窝棚8个,拆除牛栅栏5个,清除了184个狩猎工具;同时,说服保护地周边村民,回收狩猎工具670个,缩短保护地内135头牛的放牧时间1个月。之后,保护地内的巡护强度增加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2022年个人巡护里程累计8250公里,2023年截止10月份为5970公里,而巡护中没有再发现新的盗猎情况。2022年全年红外相机在保护地关键入口拍摄到的非工作人员及家畜入区共计58次。而2023年截止到8月,记录到22次,预计全年少于50次。另外,放牧数量已经减少到了22头。
同时保护中心2022年走访保护地周边农户4420户次,2023年截止10月份3078户次。通过社区走访不断强化保护地周边村民对保护工作的尊重和配合,长坊村19个村民自发成立了“爱家园”巡护队,在连天坪社区与养牛放牧户共同约定了放牧共管协议,定时定量定区域的开展有序放牧,也引导社区尝试保护村中溪流中的野生鱼类资源。
5)经验总结
保护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保护工作最大的瓶颈是当地保护团队的能力。通过委托管理和长期社会公益资金的支持,为保护团队在实践中的持续成长创造了机会,保护工作的重点就集中在识别出简单的保护问题(如盗猎)和相应技术难度较低的行动(巡护和社区工作),不断在这些基础的行动上不断打磨团队工作的能力和认真做事的态度,一方面维持现有的保护成果,一方面随着能力的提升再逐步尝试难些的行动(如社区保护共管)。
案例信息提供: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https://www.pfi.org.cn/2021/
-
中缅灰叶猴(旧称:菲氏叶猴)栖息地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境内偏北,距芒市城区约20km,地跨芒市镇和轩岗乡,北与龙陵县交界。栖息地总体呈狭长状,区内东西最长距离为9246米,南北宽4429米,海拔1365至2397米;管护面积约为2.4万亩,域内林地权属归集体和国家,其中12432亩集体林为芒市镇河心场村与轩岗乡芹菜塘村集体所有,8378亩为国家所有。2024-07-26 10:31
-
乃朗谷保护小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属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拉萨河水系。其区域下辖有荣布镇那嘎村和卡堆村,保护小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2024-07-26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