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保护-西藏拉萨乃朗谷保护小区
1) 区位及面积
乃朗谷保护小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属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拉萨河水系。其区域下辖有荣布镇那嘎村和卡堆村,保护小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
2) 主要价值
乃朗谷保护小区所在区域是现拉萨市周边已知的稳定雪豹栖息地,截止目前共监测到有7只雪豹个体分布,累计记录到49种陆生野生动物属10目21科,其中雪豹、马麝、白唇鹿、黑颈鹤、金雕、胡兀鹫为一级保护动物。这里保存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可繁育的雪豹种群,且有充足的有蹄类猎物资源足够支撑雪豹、狼、猞猁等大中型食肉动物繁衍,并为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原真及完整栖息地。
乃朗谷保护小区监测到的雪豹
3) 治理和管理
管理机构:乃朗谷保护小区以寺院为主体,承担着寺院所属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众生平等”、“不杀生”等藏传佛教的理念,带领着寺院庇护的社区以及到寺院的朝圣者开展更深层次的朝圣活动。自2021年11月开始,该区域在乃朗寺的主导下组织周边社区参与物种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并于2022年先后组织寺院、社区、志愿者、科研人员联合开展鸟类及植被调查、样线巡护工作。在2022年先后记录到雪豹初次影像及雪豹带崽影像后,2023年3月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批复设立“乃朗谷雪豹重要栖息地”,开展雪豹为主的保护工作。基于保护成效的整合,2023年5月,乃朗生态文化保护中心正式成立,为乃朗谷生态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治理机制:现阶段,由乃朗生态文化保护中心承担保护小区管理职责,并由社区、志愿者、朝圣者、科研单位等多方参与保护行动及提供必要的支持。
4) 保护行动及成效
1. 生物多样性调查:自2021年11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政府的支持下,与拉萨市乃朗寺及当地社区合作开展了寺院后山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调查。在乃朗寺周边,总共拍摄或目击到49种陆生野生动物,属于10目21科,包括雪豹、马麝、黑颈鹤、金雕和胡兀鹫在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以及包括猞猁、狼、赤狐、雕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截止目前,通过对雪豹影像进行个体识别显示,乃朗谷区域现今至少有7只雪豹分布,其中包括1只雌性,2只雄性,2只幼崽及2只不确定个体。
与社区共同开展野生动物调查
2022年至至今,共开展3次植被调查,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布设调查样方,调查物种名称、高度、盖度、生长状况等信息,共识别出30科71属的91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叶红景天、阔叶红景天、大花红景天等。
2. 垃圾分类试点:2023年6月,基于寺院垃圾调查及管理现状,由乃朗寺带头在保护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寺院内各点垃圾分类、垃圾整合、垃圾再回收及处理等步骤,将寺院可再回收垃圾进行处理,并实现可处理垃圾就地处理等。截止目前,在寺院僧舍、斋堂、客堂、佛学院、垃圾集中点布设分类垃圾桶,并由垃圾分类带头人定期将垃圾整合,并对可回收垃圾至回收点进行贩卖及不可回收垃圾市政处理,现已形成垃圾分类及管理体系成功推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5)经验总结
1. 以寺院为主体开展保护行动:在藏区往往都有寺院庇护社区及众多的寺院朝圣者,寺院为主体带动开展保护行动,将更具有感召力和信服力,将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与原本的寺院行动结合,将更有利于保护行动的开展与维护。
2. 依托保护中心管理保护小区:基于寺院主体,多方参与的行动,应有一个权责清晰各方同时兼顾的部门对保护小区进行管理及维持多方的调动。因此,成立保护中心一方面让保护小区的相关权责均有保障,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行动;其次保证多方积极参与,从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均有可联络及配合机制。
案例信息提供: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http://www.shanshui.org/
-
中缅灰叶猴(旧称:菲氏叶猴)栖息地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境内偏北,距芒市城区约20km,地跨芒市镇和轩岗乡,北与龙陵县交界。栖息地总体呈狭长状,区内东西最长距离为9246米,南北宽4429米,海拔1365至2397米;管护面积约为2.4万亩,域内林地权属归集体和国家,其中12432亩集体林为芒市镇河心场村与轩岗乡芹菜塘村集体所有,8378亩为国家所有。2024-07-26 10:31
-
乃朗谷保护小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属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拉萨河水系。其区域下辖有荣布镇那嘎村和卡堆村,保护小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2024-07-26 10:30